山東省政府網:當前,全省上下正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做出一系列安排部署。糧食部門與“三農”工作密切相關,在服務鄉村振興方面有什么設想和舉措?
王偉華: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財政部的統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省糧食局高度重視、積極響應,在全省糧食流通領域組織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糧食從增產導向到提質導向轉變,推動糧食產業由大到強轉變,大力促進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全力服務鄉村振興。
糧食流通工作,一頭連著廣大農戶,一頭連著消費者,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肩負著保障糧食安全、服務社會民生的重要職責。近年來,全國、全省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在產量增長的同時,供給結構性矛盾進一步顯現,主要是糧食產業發展質量不高,優質糧油供給不足,難以適應人民群眾對綠色優質健康糧油產品的需求;糧食質檢體系不完善,從田間到餐桌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的能力還不強;糧食產后服務能力弱,為種糧農民提供社會化、專業化服務的水平亟待提高。通過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可以更好發揮財政資金的帶動作用,有效發揮糧食流通對生產、消費的引導作用,在“生產”環節有利于促進糧食種植結構調優,在“加工”環節有利于增加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在“消費”環節有利于豐富市場供應滿足消費升級需求,用“市場流通”手段延伸產業鏈、優化創新鏈、提升價值鏈,三鏈協同、三產融合、成果共享,加快形成種糧農民種好糧、收儲企業收好糧、加工企業產好糧、人民群眾吃好糧的市場化格局。
山東省政府網:我省是農業大省、糧食主產省,在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方面具有哪些優勢?
王偉華:我省是糧食生產、流通和加工轉化大省,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ㄒ唬┘Z食生產優勢。山東糧食資源豐富,小麥、玉米等農作物產量均居全國前列,是全國重要的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基地和花生生產出口基地。2017年,全省糧食播種面積11171萬畝,總產4723萬噸,是歷史第一高產年,穩居全國前三位。其中,小麥產量2349萬噸,玉米產量2103萬噸。2018年,全省夏糧播種面積6090萬畝,總產2472.2萬噸,兩項指標均居全國第二位。
?。ǘ┘Z食流通優勢。據糧食部門統計,全省各類糧食企業年糧食購銷總量常年保持在11000萬噸以上,年轉化糧食3000萬噸以上,庫存量保持在900萬噸以上。2017年,全省糧食購銷總量達到14780萬噸,居全國第一位。在確保省內糧食安全的同時,據測算,每年還向省外調出折算糧食1500萬噸(包括原糧、成品糧和轉化肉蛋奶用糧)以上,為保障全國糧食安全貢獻了山東力量。
?。ㄈ┘Z食產業優勢。山東糧食產業起步早、門類齊全、基礎厚實,糧油加工轉化綜合能力和主要經濟指標位居全國前列。2017年,全省納入糧食部門統計范圍的1568家糧油加工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3946億元,占全國的1/8,實現產品銷售收入4078億元,均居全國首位。全國糧食產業經濟工業總產值地級市50強山東占10個,百強縣山東占20個。全省糧油加工業國家級和省級名牌、著名商標近300個,涌現出魚臺大米、夏津面粉、鄒平玉米油、莒南花生油等優質糧油特色縣以及西王、魯花、三星、中裕、香馳等一大批全國知名品牌企業。去年,全國加快推進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濱州召開,我省發展糧食產業經濟做法及“濱州模式”在全國推廣。
?。ㄋ模┗A設施優勢。山東糧食收儲、加工、物流等基礎設施較為完善,為發展優質糧食工程奠定了較好的基礎。山東地處北糧南運的樞紐位置,鐵路、公路、港口等基礎設施齊備,12個城市納入國家糧食物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節點城市。通過實施“糧安工程”,全省完好倉容4049萬噸,達到歷史最好水平。以濟南、棗莊、濱州、日照等地為重要節點的現代糧食物流網絡初具規模。全省387處糧食收儲庫點實施智能化升級改造,地方儲備糧基本實現信息化管理。放心糧油、應急供應等基礎設施也日趨完善,糧食流通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
山東省政府網: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引導由“多產糧”向“產好糧”轉變,不斷滿足廣大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那么我省優質糧食工程的主要目標和建設內容是什么?
王偉華:優質糧食工程納入了省委、省政府《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是省政府與原國家糧食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重要內容,也是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的重要指標。通過開展“中國好糧油”行動、完善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立專業化社會化的糧食產后服務體系,推動糧食生產從重視產量向重視質量和效益轉型,提升綠色優質糧油產品供給水平,加強糧食質量安全源頭監管,減少糧食產后損失浪費。
?。ㄒ唬┰陂_展“中國好糧油”行動方面。以“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為目標,到2020年,省內產糧大縣糧食優質化率提升30%以上,培植銷售收入過5億元的龍頭企業100家左右。一是著力研發優質糧油產品。依托山東商務職業學院等糧食教育資源,發揮新成立的國家糧食產業科技創新(濱州)聯盟作用,加強與國家糧科院等科研機構的深度合作,強化科技示范引領,推進產學研聯合,加大綠色優質糧油產品研發力度,豐富“好糧油”花色品種。二是嚴格執行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按照國家優質糧油品質與安全測報測評技術規程,組織各地對本區域內糧油產品進行全面測評。開展“好糧油”產品和品牌的遴選、審核,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知名品牌,加快糧油提質升級,引導健康消費。三是建立完善銷售體系。積極與“中國好糧油網”、國內知名電商平臺、大型龍頭企業自建電商平臺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增強線上銷售能力,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四是開展專題宣傳。結合糧食科技活動周、世界糧食日等主題活動,宣傳“好糧油”品牌,普及營養健康常識,形成全省聯動、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格局。五是抓好示范工程建設。利用三年左右時間,支持一批糧油生產加工優勢地區和具有明顯示范帶動能力的糧油加工龍頭企業,開展示范工程建設。
?。ǘ┰谕晟萍Z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方面。一是建立健全體系。按照“機構成網絡、監測全覆蓋、監管無盲區”的原則,到2020年,重點建設1個市級站和65個縣級站,逐步形成以“省級糧食質量監測中心為核心、區域重點糧食質量監測中心為支撐”的糧食質量監測體系。二是明確功能定位。進一步明確糧食質量安全監測預警體系功能配置和運行機制,合理分工、互相配合、有機協調,不斷提升對糧食流通全產業鏈和各環節糧食產品質量安全的檢驗監管水平。強化糧食質檢機構的系統性,確保檢驗監測工作任務落實,質檢機構良性健康運轉,糧食質量安全信息及時發布。三是做好風險監測。承擔并做好收購和儲存環節的糧食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工作,保障糧食質量安全,促進綠色、優質糧食發展,引導農民種植綠色優質、適應市場需求的糧食,增加農民收入。
?。ㄈ┰诮I化社會化的糧食產后服務體系方面。以增強農民市場議價能力、促進糧食提質進檔、推動產后節糧減損、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為目標,力爭到“十三五”末建成布局合理、能力充分、設施先進、功能完善、滿足糧食產后處理需要的新型社會化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形成專業化服務能力。一方面,在全省產糧大縣建設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實現有建設需求的產糧大縣全覆蓋。通過整合盤活現有倉儲設施等資源,支持糧油倉儲企業、農民合作社、糧油加工企業等多元主體建設一批專業化經營性糧食產后服務中心。通過改造提升干燥清理設備、物流倉儲設施、糧食質量常規檢測儀器設備等設施設備,有償為種糧農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等“五代”服務,為農民排憂解難,減少糧食損失浪費、增加收入,提高糧食產后服務專業化水平。另一方面,主動對接“全省2018年貧困村全部脫貧”的目標要求,繼續推動實施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建設。重點向產糧大縣中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傾斜,在農戶自愿申請的基礎上,按規定要求發放科學儲糧示范倉,滿足農戶分散短期存糧的需求,提高農戶科學儲糧能力。
山東省政府網:優質糧食工程已經納入我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為保證順利實施,取得預期成效,我們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王偉華:省糧食局把優質糧食工程列入全年重點工作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制度規定,狠抓工作落實,扎實向前推進。目前,已落實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4.7億多元,帶動社會投資近10億元,計劃用兩到三年時間完成全部建設任務。
?。ㄒ唬﹫猿忠巹澮I。結合貫徹落實原國家糧食局《糧油加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山東糧油生產、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等優勢,在組織專家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省糧食局聯合省財政廳印發了優質糧食工程實施方案,明確了工程建設的總體思路、建設內容、工作措施及績效目標。通過召開全省項目推進視頻會、工程啟動儀式等,進一步凝聚共識、壓實責任,確保全省優質糧食工程建設取得實效。
?。ǘ嵤┓诸愔笇?。注重結合各地實際,分類指導,突出特色。“中國好糧油”行動,根據全省糧食產業發展布局、糧油品種資源優勢和“一縣一品”目標等,篩選確定在8個市、縣開展示范工程建設,其中:濱州市為糧油產業化發展示范市,夏津、單縣、廣饒縣、平度為小麥生產加工示范縣,魚臺為大米生產加工示范縣,莒南、萊陽為花生生產加工示范縣。支持濱州中裕食品、發達面粉、山東魯花等23家單位建設“中國好糧油”示范企業。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針對機構及能力區域不平衡的問題,新建1個市級和24個縣級糧食質檢站。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突出產糧大縣,首批在82個縣組織開展產后服務中心項目建設。
?。ㄈ娀贫缺U?。省糧食局把實施優質糧食工程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健全工作機制,加強督查調度,加快推動工程建設。會同省財政廳圍繞投入、過程、產出、效果4個方面,制定了優質糧食工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聯合印發《山東省糧食產后服務體系運營管理辦法》《山東省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管理辦法》,強化項目運營監管,確保按期高質完成,真正落地見效。加強廉政風險防控,嚴格履行計劃執行、資金管理和項目實施等監管責任,實現資金申請、撥付、使用等各個環節監管全覆蓋,保證資金規范使用。
?。ㄋ模┖葑ロ椖繉嵤?。“中國好糧油”行動,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資金全部撥付到縣級財政,8個市、縣的示范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已完成投資6.8億元,占計劃投資近90%。經國家專家組評審,我省共有6家企業的13個小麥粉產品獲得首批“中國好糧油”產品稱號。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項目設計基本完成并陸續開工建設,全省統一配備的儀器設備已完成招標采購。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建設,財政補助資金已全部撥付到位,首批16個市、82個縣、174家企業的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建設正有序推進。年度農戶科學儲糧專項建設任務已完成,為10個市46個縣的農戶發放科學儲糧示范倉51800個,全省累計為近90萬農戶發放科學儲糧示范倉,占全省種糧農戶總數的6%,年可減少儲糧損失4萬多噸。
山東省政府網:優質糧食工程是一項打基礎、利長遠的系統工程。下一步還有什么工作打算?
王偉華: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扎實推動優質糧食工程建設。在全面推進的同時,當前突出抓好三項具體工作:
?。ㄒ唬┘訌婍椖恳幏豆芾?。以績效考核為抓手,注重結果運用,規范工作流程,完善項目管理和考評機制,保障項目順利實施。強化督導檢查,及時解決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大力推進優質糧食工程建設進度,確保按期完成任務。積極探索、積累經驗,不斷提升項目建設和資金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確保把優質糧食工程建成惠民工程、示范工程、陽光工程、廉潔工程、安全工程。
?。ǘ┘訌姰a后服務指導。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若干意見》要求,建立省級糧食產后服務專家組,選派一批糧食行業科技特派員,專項開展糧食產后干燥、儲藏、加工減損、農戶儲糧等技術服務和推廣,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糧食收儲技術水平。指導產后服務中心提高服務質量,規范服務行為,拓展服務范圍,提高服務專業化水平。
?。ㄈ┘訌娂Z油品牌建設。聯合省財政廳研究制定我省糧油品牌建設規劃,按照“品牌引領、優質導向,政府引導、企業資源,統籌安排、分布實施”的原則,充分挖掘和發揮山東糧油資源、文化和產業優勢,科學規劃、突出特色、重點支持,加快推進全省糧油品牌建設,著力塑造山東糧油品牌的形象和內涵,促進產業興旺、企業增效、農民增收。